登录

提交

第三方登录

回到顶部

铜鎏金博山炉

收藏

藏品名称:铜鎏金博山炉

具体年代:西汉(公元前202年~公元8年)

别:展览作品

述:

刘贺墓主椁室出土 博山炉,出现于西汉时期,因造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“博山”而得名。飞禽走兽出没于山峦叠嶂之间,其间有细小的出烟孔,可使烟气慢慢散发,形成山峦被云气环绕的景象,如同仙境,与汉代谶纬神学和羽化升仙思想相契合。 战国时期,我国已有室内熏香习俗,当时的香炉多为豆式,炉身较浅。人们用茅香等香草,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。 汉武帝之后,龙脑、苏合、乳香、安息香等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原。树脂类香料多放置在炭火上熏,使之徐徐生烟。后世为防炭火太旺、炭味太浓,还要在炭与香料之间隔上银箔或云母片。 一般来说,熏烧树脂类香料的熏炉炉身较深,以便在炉下部盛炭火,将树脂类香料置于炭火之上,早期也有可能把它们撒在茅香上熏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