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提交

第三方登录

回到顶部

多变的喙

收藏

藏品名称:多变的喙

别:展览作品

述:

喙是鸟类上下颌包被的硬角质鞘,用于替代唇齿功能。不同鸟类喙的形态因取食方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。白胸翡翠喙粗厚且长而尖,出现于溪流、湖泊,主要食物为鱼类。黑翅鸢喙短而强壮且带钩,捕食鼠类、昆虫、小鸟、野兔等小型动物。白琵鹭喙长直、扁阔似琵琶涉水啄食小型动物,有时也食水生植物。反嘴鹬通过长而上翘的喙不断地在泥表面左右来回扫动觅食。 达尔文的雀类(也称为加拉帕戈斯地雀)是由大约15种雀形目鸟类组成的一组,它们以其喙形和功能的显著多样性而闻名,它们通常被归类为裸鼻雀科地雀亚科,近亲是南美洲的暗色草雀(Tiaris Obscurus),与雀科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。在“小猎犬号”的第二次航行中,查尔斯•达尔文首次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采集到这些地雀,除了来自科科斯群岛的科科斯雀,其它的地雀只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被发现。 “达尔文的雀类”一词最早是在1936年由珀西•洛伊(Percy Lowe)使用的,1947年由大卫•莱克(David Lack)在他的书《达尔文的雀类》中推广了这一术语。莱克的分析基于他对加利福尼亚科学院1905-1906年加拉帕戈斯探险队收集的大量博物馆标本,这些鸟的大小从10到20厘米不等,体重在8到38克之间,最小的是莺雀,最大的是素食树雀,物种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喙的大小和形状,它们对不同的食物来源有很强的适应性,这些鸟都是暗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