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的威胁
收藏
藏品名称:人类的威胁
类别:展览作品
全新世大灭绝,又称第六次大灭绝或人类世大灭绝,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灭绝事件之一。物种的持续灭绝从距今约11700年前的全新世初期开始,是人类活动的结果,这种大规模的灭绝涵盖了许多生物,包括哺乳动物、鸟类、两栖动物、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。随着高度生物多样性栖息地(如珊瑚礁和雨林)以及其他区域的广泛退化,这些灭绝中的绝大多数被认为是未记录在案的,因为在物种灭绝时未被发现,或者还没有人发现它们的灭绝。物种目前的灭绝率估计是自然背景率的100-1000倍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-政策平台(IPBES)于2019年发布的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》初步估计大约100万种动植物面临人为影响导致的灭绝。 全新世的灭绝包括大型陆地动物的消失,从最近的冰河时代末期开始。非洲大陆以外的大型动物,没有与人类一起进化,对新的捕食活动非常敏感,许多物种在早期人类开始在地球上扩散和狩猎后不久就灭绝了(许多非洲物种在全新世也灭绝了,但非洲大陆的大型动物直到几百年前才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)。这些灭绝发生在更新世-全新世年代更替时期,有时被称为第四纪灭绝事件。 最流行的理论是,随着物种灭绝与人类出现同时发生,人类对物种的过度猎杀增加了现有的压力条件。尽管关于人类捕食对其数量减少的影响程度存在争议,但某些种群数量的减少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,如新西兰和夏威夷的灭绝事件。除了人类,气候变化可能是大型动物灭绝的驱动因素,特别是在更新世末期。 在生态学上,人类被认为是一种前所未有的“全球超级捕食者”,我们不断地捕杀其他食物链顶端捕食者,并对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网产生影响。在每一块陆地和每一片海洋上都有物种灭绝:在非洲、亚洲、欧洲、澳大利亚、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及更小的岛屿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。总的来说,全新世的灭绝可能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关。全新世的灭绝一直持续到21世纪,肉类消费、过度捕捞、海洋酸化和两栖动物数量的减少是生物多样性几乎普遍、世界性下降的几个更广泛的例子。人口过剩(以及持续的人口增长)以及挥霍消费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。